当你想通了这3件事在这个人世间你就能从容平趟了收藏

来源:老方在互联网

心境决定身境。

你大概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同样半瓶水,在悲观的人看来是只剩下半瓶了,而在乐观的人看来却还有半瓶。

如果把这个故事带入你的人生,你认为哪一种态度更值得?

当然是后者,尽管“半瓶水”是客观存在的,但因为你更乐观,那你的心情就是愉快的,对未来有信心,当下也能很好的度过。

悲观者就不一样,他们对未来是担心害怕,在当下又忧心忡忡,结果就是自己身心不安,等于是浪费了生命。所以,一个人能不能想通道理还是很关键的。

当你想通了这3件事,在这个人世间,你就能从容平趟了!(收藏)

首先说第一件事:你是别人眼里的你呢,还是你心里的你呢?

打个比方,当你衣衫褴褛的时候,别人看你不屑一顾。当你一身名牌的时候,别人看你是个人物,对你尊重。

那么,究竟哪一个是你?你当然还是你。不过是别人对你有了分别,如果你因此而或怒或喜,那就说明你是把别人的看法当成了真实,受人摆布了。

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张。我认识一个白手起家的老板,他穷的时候一个馒头管一天,渴了就喝自来水,蹭酒店的洗手间洗澡,怕鞋子走破了,要光着脚走路找工作,到了别人门口才穿上鞋。

等他发达起来后,一度是锦衣玉食,出门就是5分钟的路也要开着豪车去,衣服和鞋子买了一大堆,吃饭都是去星级饭店,一掷千金。但两三年后,他就觉得自己可笑了,因为他发现有钱人都很低调。

于是他后来就开始返璞归真,穿着拖鞋出门,在路边小摊吃十几块的面,骑着电动车上班,这样他觉得很舒服。这时候他也不怕别人瞧不起他了,有时候遇到狗眼看人低的人,他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事实就是“定义”在于自己,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你还是那个你,根本在于你如何看自己。

你如何看别人,就等于如何看自己。

人性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为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别人评头论足,希望别人按照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对自己。

实际上,如我们上面所说,别人怎么看你不能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但你怎么看别人却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希望你记住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世界是舞台,别人是镜子。你心里贪婪,那看到的别人都贪婪。你心里虚荣,那看别人都在装模作样。你心里肮脏,那看别人都是藏污纳垢……

因此可以说,你怎么对别人,你的态度,你对别人说的话,你所做的事,就定义了你是什么人。

别人如何看你都是修炼,并不代表你的本质。而你如何看别人,才代表了你的本质。所以世上真正的高人都是一视同仁,他们知道众生平等,对别人如何等于是对自己如何。

眼中所见无一不是好人。只要你有了这样的认识高度,那你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所向风靡。

这就是静静说的第二件事。

没有人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

要知道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你有无限的潜能,但你要集中发挥到你的事业上,这才是你的寄托和前途所在。

天生我材必有用。花儿要绽放,生命也要盛开,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至于其他,都是聚散随缘。

因此,你对别人态度好是一回事,别人来耗散你是另一回事。我们看古今中外的卓越人士,他们基本都是孤独的存在。每个人的时间就那么多,如果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那就麻烦了。

我的体会就是,人一辈子能够有两三个好友就已经很不错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边界,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天天在一起,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往往是一个朋友都没有。

尽管他们原来身边都是朋友,可为什么朋友都不见了呢?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半点不由人。做自己最重要,这是静静要说的第三件事。

总而言之,一个人一定要树立自己的主体性。

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两个世界必须是有个平衡才行。

你不可能让现实世界变成你所想的那样,如果你这样做那就非常痛苦,做事也会不顺,人生有很多阻碍。要知道你这样想,别人也会这样想啊。

所以人的成长就是从挫折和妥协开始,没有妥协就没有平衡

而人要想成功就是要让自己的所想所为趋于客观事实,符合逻辑和规律,这样才能万事大吉,无往不利。

最怕是以情绪代替思考,什么都想当然,只顾着自己的道理,这样的人生就要艰难很多。

一个人如果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找不到自己的主体性,那就会为人所役,为物所役,人生没有自由可言。记住,自由一定是包含了对自己的驾驭。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