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沿导读
02
股票市场
市场指数

上证指数
+1.91%
深证成指
+3.73%
万得全A
+3.56%
本周市场整体放量上攻,主要股指普遍上涨。截止周五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91%,深圳成指上涨3.73%,万得全A上涨3.56%。
行业方面,万得二级行业指数多数上涨,其中工业贸易与综合指数(+5.18%)、消费者服务指数(+4.70%)、电气设备指数(+4.69%)表现良好,石油石化指数(-2.42%)和电信服务指数(-0.38%)表现相对较弱。
国内外关注

国外方面
美国经济动能呈现边际放缓迹象,一季度GDP终值下修至-0.5%,消费支撑力减弱。5月PCE通胀温和上升,但实际消费支出环比下滑,显示居民消费趋弱。6月PMI数据整体超预期,制造业PMI反弹至52,服务业PMI高位放缓,表明经济仍具韧性。高频数据反映消费和地产需求疲软,但就业市场保持坚挺,首申失业金人数低于预期,续申人数则超预期。亚特兰大联储GDP Now预测二季度增速为2.9%,与实际消费放缓形成对比。
美联储下调eSLR标准,放松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要求,同时参议院“大而美”法案部分条款受阻,监管放松趋势未改。北约设定2035年国防支出新目标,推动欧洲国家加大投入。
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走弱,美股走强。分析师上调对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GDP增速的预期,但整体仍维持全年仅降息两次的判断。同时,通胀预期有所下调,但交易员预期未来通胀将延续反弹趋势。
国内方面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以及相关行业表现,整体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略有下降,但降幅较小。1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4.3亿元,同比下降1.1%。1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7%;营业成本46.88万亿元,同比增长3.0%;营业收入利润率4.97%,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其中行业分化明显:部分高附加值行业如农副产品加工、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等利润增长较快,而传统资源型行业如石油、煤炭开采等利润下滑或亏损加剧。
2025年6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7%,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主要受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和中美贸易局势缓和影响。新订单指数回升0.4个百分点至收缩区间边缘,反映以旧换新等政策对商品消费的拉动作用仍在延续。生产指数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扩张,显示市场需求对制造业的支撑增强。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0.2个百分点至47.7%,与中美伦敦会谈达成框架协议后出现的“抢出口”现象有关。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大幅回升1.8个百分点至52.8%,主要受益于房地产信贷政策改善和专项债发行提速。服务业PMI微降0.1个百分点至50.1%,符合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的季节性规律,但连续九个月扩张,反映服务消费政策支持和居民消费结构转变。
高技术制造业PMI维持在50.9%,显示其在政策和市场需求双重推动下保持扩张。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上升0.2个百分点至51.4%和50.4%,受益于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小型企业PMI下行2个百分点至47.3%,反映其对就业的支撑作用仍需政策进一步发力。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于今年7月份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同时,将协调有关方面,坚持更加注重持续性和均衡性原则,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
金融监管政策聚焦支持科创企业全链条发展、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提速。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证监会推动科创板设立成长层,降低未盈利企业上市门槛;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共同印发《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等。
整体来看,近期市场整体呈现出积极的走势,多个主流指数和主题指数表现优异,反映出当前市场对成长性和科技创新方向的偏好。7月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走势将围绕中美贸易谈判、国内政治局会议及美国通胀变化展开。
7月政治局会议将分析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工作,是政策博弈关键节点及降息的重要窗口期,或推动结构性政策落地。目前看国内经济韧性较强,政策以落实前期部署为主,短期内加力必要性下降,政策窗口或延后至8-9月,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是否推出增量政策。
外部环境上,美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预期上升,关税影响逐步进入第二阶段,目前中美正进一步确认伦敦框架细节,整体风险可控。
综合来看,短期市场情绪最悲观阶段已过,整体呈底部震荡上移趋势,预计A股受益风险偏好修复,将呈现低波红利与科技成长交替上涨的结构化行情。因此在仓位配置上,持偏乐观态度,建议偏积极配置。市场方向上,关注:
(1)新质生产力领域中优选科技成长方向的优质企业;
(2)产业整合加快,行业竞争格局有望加速优化,做大做强指引下,央国企并购重组或将增多;
(3)全面扩内需、提振消费,大消费领域有望涌现多个亮点。
主题投资层面,中央+地方布局积极性较高的新质生产力代表性产业,如机器人产业链等政策加持的产业投资主题大概率贯穿全年,但前期积累涨幅已较大,有调整消化的需求。
行业配置

长线关注估值在大幅调整后已具备更高安全边际的可选消费和生物医药等行业,尤其是其中具备海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以及航空航天、半导体上游设备等“大国重器”方向;
中线关注科技板块中上游半导体设备等既有望持续受益于顶层政策持续释放,又受益于海内外需求同步提升的板块;
短线方面,除持续关注创新药及CXO方向震荡消化短期涨幅后的趋势性机会外,外部突发事件导致的军工,有色板块波动也值得参与。
相关细分板块和主题概念

建议关注生物医药、军工、有色、航天航空、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设备及储存等。
03
利率债市场
二级市场银行间国债、进出口银行债、农发债收益率不同期限多数上涨,国开债收益率不同期限多数下跌

银行间国债
04
信用债市场
二级市场各信用级别短融、中票收益率多数上涨,企业债收益率不同期限收益率多数下跌

短融
05
期货期权市场
南华商品指数大幅快速回调,各大股指期货收益分化

本周南华商品指数受到前期高位震荡区间底部压力大幅快速回调至底部震荡区间顶部(-2.00%),指数波动率提高(截至报告日约为13.49%),为中等水平。市场上各品种整体相关度处于历史低位,相关性处于底部回升阶段。在商品期货市场中,其中南华有色金属指数、南华黑色指数表现相对其他板块而言较强,而南华能化指数大幅领跌商品指数。
各大股指期货收益分化(主力合约:IH 1.69%,IF 2.73%,IC 4.27%,IM 5.58%),沪深300ETF隐含波动率本周由于指数快速大幅突破上涨,使得隐含波动率有所提高,而后反弹行情有所调整,隐含波动率再次回落到接近去年9月底股指大涨前相对较低的水平(截至报告日约为15.05%),十年国债期货本周在接近前期最高点附近窄幅震荡,小幅下跌(主力合约-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