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的沙漠里,要把一个相当于100多辆小轿车重量的“机舱”,送至130米高空——差不多40层楼那么高,是怎样的挑战?但它不仅做到了,而且干净利落!日前,三一首台3000吨全地面起重机SAC30000T,顺利将重187.6吨的10兆瓦风机机舱精准送达130米高空。


当SAC30000T的部件被二十多台重型卡车运抵现场时,在苍茫的沙海中,像一艘即将组装的星际战舰的零件。脚下尽是松软的沙地,头顶是变幻莫测的天空,在沙漠里组装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虽然是3000吨,但它继承了4000吨的许多关重部件和配置,单边超起安装不到15分钟,超起加风火轮完全安装1小时10分;优化设计后的风电副臂,臂销安装轻松快捷。


此次吊装的单机容量10兆瓦风机,轮毂中心高度130米,机舱重量187.6吨,含吊具总重205吨。青岛君盛操作手刘彬师傅介绍说:“这是力量与精度之间的连接,它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吊起来’,而是在百米高空,完成一次‘穿针引线’——将机舱底部密密麻麻的螺栓孔,与塔筒顶端同样密集的螺栓进行精准对位,这需要的不只是配合,更是对经验和车辆的操控性能的考验。”


刘彬是青岛君盛的骨干操作手,对吊装行业的发展,他分享说:从现在的吊装行情来看,市场更需要的是适用性。
“九桥设计,灵活性很高,汽车吊比履带吊最大的优势就是转场。这个项目处在沙漠腹地,到处都是松软的黄沙,刚到现场,整个机位的地基只做了很小一部分,现场又要随时都有配件板车到场,组车过程中要随时挪车,但我挪车都是一把很轻松,包括我们家4000吨在甘肃山地风场也一样,九桥的优势非常明显,大家都说这是个‘灵活的胖子’”。
“效率和设计是紧密相关的。要想车辆组装效率高,那就得在各个部件的连接处下功夫,三一现在的超起设计很好,可以加长而且很方便。再就是超起安装简单便捷,基本上半个小时就能搞得定。还有接副臂,虽然这辆车没有配备拔销器,但是工人基本上都是两锤子搞定,这效率高了业主高兴,我们也赚口碑。”

“一脚油干到底。风电吊装最大的风险来自风,所有的风电场都选在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加之这里又处在沙漠里,风更大更猛。吊装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只有尽快的吊装就位,才能降低风险。130米高、200吨重,二十来分钟对日常生活很短,但对我们来讲每一秒钟都是煎熬,这款车采用和4000吨同样的上车动力系统,效率上很不错。”

当最后一颗螺栓紧固完毕,属于首台SAC3000T的表演也落下帷幕。这台矗立在沙漠中的10兆瓦风机,将成为承载中国清洁能源转型的支点之一。 SAC30000T的这场精彩表演,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技术和制造的实力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