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宝宝选酸奶?配料表中的这些秘密你不一定了解!

夏天是给孩子喝酸奶比较多的一个季节,笨爸爸计划接下来和大家分享如何给孩子挑选酸奶产品。

在对具体产品进行评析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给孩子选什么类型酸奶的知识。

有些宝妈会问,宝宝一岁之后就可以喝酸奶了吗?答案是,可以的。

酸奶就是由牛奶发酵而制成的,保留了牛奶中蛋白质、钙、脂肪、乳糖等营养的同时,酸奶中的乳酸菌还具有分解作用,使得这些营养更容易被消化吸收。而且,其发酵产生的乳糖酶,尤其对乳糖不耐受宝宝是福音,喝不了牛奶的乳糖不耐受宝宝可以喝酸奶。

另外,部分酸奶中还含有活性益生菌,一定程度上可能对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帮助。

所以,如果宝宝对牛奶蛋白不过敏,那么从1岁开始,既可以引入牛奶,也可以尝试喝酸奶了。

不过,喝酸奶益处多的前提是,先要选对酸奶,否则宝宝喝进肚子里的可能就不一定是益处了。而市面上的酸奶产品种类不少,有冷藏的、常温的、原味的、风味的……到底该怎么选呢?

本期,笨爸爸就来和大家分享,如何快速辨别一款酸奶是否值得给宝宝买。

只有这四类才是酸奶

首先,根据将于2025年9月16日实施的中国国家标准GB 1930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目前执行的仍是《GB 1930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酸奶一共分为四类:发酵乳、酸乳、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

所以第一步,宝妈们需要查看产品包装标签,看一下产品类型(或产品种类/产品类别)是否是发酵乳、酸乳、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如果是其中之一的话,那么这款产品就是酸奶。

之所以教大家先看包装标签确认一下,是因为市面上有些产品看起来也像奶,喝起来酸酸的带点甜味儿,包装上还印有“酸奶”、“乳酸菌”等字样,但却并不是酸奶,比如下面这几款:

仔细看包装,“酸奶”、“乳酸菌”后边跟着的是“饮品”。再查看它们包装标签上的产品类型,则是“杀菌型酸奶饮品”、“乳酸菌饮品”。

也就是说,这类产品本质上是饮料。其含奶量十分有限,蛋白质通常只有1%左右,并添加了大量的水、糖、香精、食品添加剂等,喝起来口感很甜,但非常不符合给宝宝喝酸奶想要的初衷。所以宝妈们看到这类产品,建议直接PASS掉。

总结一下:买酸奶的第一步,是查看包装标签上的产品类型,只有发酵乳、酸乳、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才是酸奶。带有“饮品”、“饮料”字样的产品,不是酸奶,不建议给宝宝喝。

那么,发酵乳、酸乳、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这四类酸奶有什么区别?给宝宝买哪种好呢?

发酵乳/酸乳:无添加的纯酸奶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发酵乳和酸乳都是只含有生牛乳或者“复原乳/复原奶”(乳粉)和乳酸菌、没有其他任何添加的纯酸奶

按照即将实施的新标准,发酵乳和酸乳的原料除了生牛乳、乳粉,还可以加入食品工业用浓缩乳,比如浓缩乳清蛋白粉、乳清蛋白粉。

根据现行标准,发酵乳和酸乳中的蛋白质含量均不得低于2.9%,脂肪含量不得低于3.1%

二者的区别在于菌种:酸乳仅使用了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而发酵乳使用的菌种不限于以上两种。

(左:酸乳 右:发酵乳)

菌种的区别有什么影响呢?

由于酸乳中仅有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都是“一过性”乳酸菌,它们无法在肠道中定植,因而达不到益生菌的效果。

发酵乳中除了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外,还可以添加其他菌种,比如: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益生菌。这些益生菌才有希望在肠道中定植,并可能发挥一定的生理功能。

为什么只是可能呢?因为通常认为,益生菌要想发挥理想作用,必须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活菌到达肠道。但实际情况则是,在经过胃酸、胆汁环境时,绝大多数的益生菌都会遭到腐蚀而失活。即便有少数益生菌活着到达肠道,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所以,虽然酸乳和发酵乳使用的菌种不同,部分发酵乳产品可能添加了益生菌。但是考虑到最终的活菌数,宝妈们也不要对益生菌发酵乳的实际作用抱太大的希望。补充益生菌更建议选用固体粉状的益生菌产品。

而且,给宝宝喝酸奶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摄入优质的蛋白质、钙等营养,获得比牛奶更佳的消化吸收效果,而不是益生菌所谓的保健功能。

综合而言,酸乳、发酵乳都是无添加的纯酸奶,也是最建议给宝宝喝的两类酸奶。其味道偏酸,如果宝宝不适应,可以搭配新鲜的水果等调和一下口味。

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加了“料”的酸奶

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都是80%以上的生牛乳(或乳粉)+乳酸菌+其他添加物(糖、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谷物等)制成的酸奶

根据中国国标,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中的蛋白质含量均不得低于2.3%,脂肪含量不得低于2.5%

二者的区别与发酵乳和酸乳之间的区别一样,也是使用的菌种不同,而实际作用效果可能差别并不大,详情可参考上文。

还是那句话,获取更好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钙等营养,才是宝宝喝酸奶的主要目的。

(左:风味酸乳 右:风味发酵乳)

不过,从营养的角度来看,市面上绝大部分的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产品(下文统称为风味酸奶),营养价值实际上是打了折扣的。

一方面,由于风味酸奶额外添加了其他物质,因而同等分量下,风味酸奶的含奶量会比非风味酸奶(即纯酸奶)要少一些,喝风味酸奶摄入的蛋白质、脂肪、钙等营养的含量也可能要低一些。(有些添加了浓缩乳清蛋白粉和乳清蛋白粉的风味酸奶,蛋白质可能高一些。)

(左:风味发酵乳 右:发酵乳)

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的风味酸奶会额外添加糖(包括果酱、果汁)、香精来中和酸奶的酸味。虽然口味比纯酸奶更好喝,但长期喝这类风味酸奶可能会加重宝宝的口味,不利于养成清淡的饮食习惯。白砂糖还可能导致宝宝长胖、增加龋齿的风险。

(PS:新的酸奶国标将发酵乳的酸度≥70.0°T”修改为“≥60.0°T,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口感,不会像之前的纯酸奶那么酸了。)

按照100g风味酸奶中含有12g碳水化合物来计算,如果宝宝每天喝300g风味酸奶,那么每天将摄入约24g糖。而3岁宝宝每天摄入的游离糖不应超过30g,最好控制在15g以内。

也就是说,如果以风味酸奶作为宝宝一天全部的乳制品来源,那么糖的摄入量很可能会超标。

(P.S. 标注为“原味”的风味酸奶也是添加了糖或香精的,所谓“原味”只是相对于草莓、苹果等“果味”而言)

(原味风味发酵乳)

(草莓味风味发酵乳)

另外,市面上有些酸奶产品,想出了独特的噱头卖点来吸引消费者。但绝大部分本质仍然是加了大量糖、香精等添加物的风味酸奶,并不适合小宝宝食用,比如:儿童酸奶、常温酸奶、老酸奶

宣称“专为儿童设计”的酸奶产品,往往会额外添加维生素D、膳食纤维等营养强化剂,以博得宝妈的青睐。但是,它们同样也添加了大量的糖和香精。

而且,维生素D等营养既可以通过日常膳食进行补充,也可以通过补充剂进行“强化”。而让宝宝与白砂糖、香精一同摄入,显然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选择。

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宣传自己为“婴标”的酸奶,有些标注为“发酵乳+果泥”,有些标注为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但实际上,性质相当于风味酸奶,虽然没有添加白砂糖,但会加入果泥或者浓缩果汁,是含有果糖的,并非是真正的“0添加糖”。

此外,常温酸奶具备方便保存、保质期长、常温即可饮用等优势,有的还宣传添加了优质益生菌等,受到了许多宝妈的喜爱。

然而,正如前文提到的,益生菌必须要活着到达肠道才能起作用。而常温酸奶之所以能够常温长期保存,是因为其在发酵后还经过了“巴氏杀菌热处理”,将其中所有的细菌包括益生菌全部杀死了。所以,常温酸奶中并没有活菌存在,益生菌是起不到作用的。宣传添加的益生菌,实际只是在发酵过程中有,在成品中活菌是“0”!

在新的酸奶国标中,要求发酵后经热处理的产品应标识“热处理发酵乳”、“××热处理风味发酵乳”、“××热处理风味酸乳/奶”或“××热处理风味酸乳/奶”等。如果看到这种,就说明是没有活菌的。

因此,抛开宣传的外衣,常温酸奶实际上也是添加了大量糖、食品添加剂的风味酸奶。

(P.S. 有的商家可能会将常温酸奶放在冷藏柜中销售,所以宝妈们一定要看清包装标签,标注了“巴氏杀菌热处理”的即为常温酸奶。)

还有一些“老酸奶”产品,口感醇厚,质地粘稠,许多宝宝很喜欢喝。

但目前市售的“老酸奶”大多是通过添加大量“增稠剂”(食用明胶、果胶、卡拉胶等)达到的效果。虽然这些“增稠剂”都是合法添加的,但却使得酸奶中的奶量降低了。而且,“老酸奶”中通常也会添加大量的糖、香精来调和口味。

总之,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都添加了糖、香精、食品添加剂等成分,包括儿童酸奶、常温酸奶、老酸奶等产品。降低了酸奶中的含奶量,而且不利于培养宝宝“低糖清淡”的健康饮食习惯。风味酸奶的整体营养价值不如纯酸奶,不建议作为宝宝主要的乳制品来源。

市面上也有少数生牛乳(复原乳)+益生菌+营养强化剂的风味发酵乳或风味酸乳产品,那么这种也可以推荐给宝宝日常食用。

最后总结:

1、买酸奶的第一步,是查看包装标签上的产品类型,只有发酵乳、酸乳、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才是酸奶。

2、带有“饮品”、“饮料”字样的产品,不是酸奶,不建议给宝宝喝。

3、酸乳、发酵乳都是无添加的纯酸奶,是更建议给宝宝喝的两类酸奶。

4、绝大部分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的整体营养价值不如纯酸奶,不利于培养宝宝“低糖清淡”的健康饮食习惯,不建议作为宝宝日常主要的乳制品来源。

5、如果是基于口感考虑,选择风味发酵乳或风味酸乳的时候,尽量选择生牛乳添加量更高,碳水化合物含量更低的。

好了,这期到这儿就结束了!

发布于:贵州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