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个月宝宝怎么玩更聪明?收好10个益智早教游戏

文 | 亲宝宝育儿专家团

本文由亲宝宝原创首发

6~12 个月的宝宝处于大运动的快速发展期,当他能坐会爬后,探索的范围就越来越广。与此同时,宝宝的睡眠也更加有规律了。这意味着他能玩的时间更长,游戏更多。

今天带来 10 个简单又益智的早教游戏,主要有感官游戏类、大动作发展类、精细动作类、亲子互动类、因果关系类,让宝宝越玩越聪明!

6~12个月陪玩建议

  • 大动作:提供安全的范围,让宝宝逐步练习坐、爬、扶站、扶走。

  • 精细动作:在游戏中练习双手协调和手指抓捏,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 感官体验:丰富宝宝的触觉体验,让他能更好地探索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 语言能力:营造积极的语言氛围,为宝宝的说话做准备。

  • 思维认知:引导宝宝探索因果关系,感受事物的规律。

6~12个月游戏推荐

大动作发展类

01 宝宝爬爬乐(6 个月+)

宝宝还不会爬的时候,可以让他趴在爬行垫,在他前面不远处放一个玩具,吸引宝宝向前挪动身体。宝宝能爬后,可以把玩具放得远一些,或者在他面前滚小球。

当他能爬得很好以后,我们可以在地毯上放一些柔软的物品当做“障碍物”,引导宝宝爬过去,也可以鼓励宝宝爬过你的身体,增加他爬行的乐趣和挑战。

02 小脚踩大脚(10 个月+)

当宝宝能双腿支撑站一会儿了,就可以双手扶着他的腋下,让他双脚踩在你的脚背上,带他原地踏步,再迈步向前走、往后退,帮他熟悉交替迈步的感觉,为独立行走作准备。

精细动作类

03小手撕一撕(6 个月+)

宝宝现在可能看到绘本就想撕,我们不如满足他“锻炼”小手的天性,让他安全地玩“撕扯的游戏”,学习双手配合,发展精细动作,又能避免破坏。

基础版玩法准备几条绳子和胶带,先在绳子上贴一条胶带,吸引宝宝扯一扯、拔下来,然后在绳子上多贴几条胶带,胶带之间隔远一点,再让宝宝扯一扯。

升级版玩法:准备一些儿童贴纸或小玩具,贴在沙发或玻璃门这些宝宝坐着能够到的地方,有的贴低,有的贴高,引导宝宝伸手摘,还能锻炼到腰背力量和平衡能力。

04 手指抠抠抠(9 个月+)

处于“手部敏感期”的宝宝,还会很喜欢抠“小洞”,除了洞洞书,我们还可以在小碗上蒙上塑料袋,并扎一些小洞,满足他的探索欲。

05蜘蛛网寻宝(9 个月+)

找一个筐子放一些玩具,用丝带绑起来,然后让宝宝想办法取出来。你会发现,宝宝会有很多不同的办法:

有的玩具很小,他可能会绕过丝带,直接拿出来;有的玩具太大了,会被丝带卡住,他可能会用另一只手换个方向试一试;还有的玩具藏在最里面,他会把它们倒出来。

这些都是宝宝在动手尝试中,探索出来的解决方法,多多在陪他玩游戏的时候,设置一些由易到难的小障碍,并鼓励宝宝动手,能够不断提高他的问题解决能力。

感官游戏类

06多变感官袋(6 个月+)

感官袋很容易制作,准备一些密封袋,然后装上想给宝宝体验的各种材料,就是好玩的触觉探索游戏了。

装上冷水(10℃~20℃)和温热水(30℃~40℃),就是一个冷热感官袋,带宝宝摸一摸,感受凉凉的、热热的、软软的不同触感

装上不同颜色的物件,就是一个多彩感官袋,可以先挤出空气密封好,给宝宝描述袋子里有什么东西,引导他观察并用小手摸一摸。如果是小零件,要注意避免宝宝误吞。

还可以再装一些水密封好,然后缠上胶带固定住,引导宝宝用小手捏一捏拍一拍,探索物品在水里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07小脚踩踩乐 (10 个月+)

宝宝的小脚同样有着丰富的感觉神经,我们可以在地面铺上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柔软的海绵纸、气泡袋、塑料袋、卷成团的袜子等

扶着宝宝的腋下,带他上来踩一踩,并给他描述不同的触感,生活中也可以多让宝宝光脚感受地面哦。

语言启蒙类

08 描述身边物品(9 个月+)

多跟宝宝说话,可以让宝宝听得更多,学得也更多。

名词是宝宝最先明白的语言,可以和他说一说正在用的物品,正在玩的玩具,正在盯着的某个东西,帮助宝宝把物品和名字联系起来,还可以加入相应的手势和动作。

跟宝宝说的时候,可以用上“名字+五感”这个语言公式向他描述:先说一说这个物品的“名字”,再说一说这个物品“看、听、闻、尝、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思维认知类

09 永久目标盒(6 个月+)

这是蒙特梭利的经典教具,我们在家就能制作,让宝宝一边玩一边感受,东西不见了不代表消失。对于即将有分离焦虑的宝宝,这也能帮他理解,妈妈出门离开,还会回来。

首先找一个盒子,把一侧打开,在顶端挖一个洞,然后把一端垫高,让盒子有坡度。

接着,拿一个小球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然后把球塞进去,宝宝会看到,小球沿着坡滚出来,在一次次观察和体验中,宝宝就能慢慢理解“物体永恒存在”的概念

10推倒,拍一拍(7 个月+)

理解因果关系,也就是一个行为可以引起一个结果,是宝宝 1 岁内关键的认知里程碑。在生活中,宝宝很多看似破坏的行为其实就是在探索因果,比如把玩具反复扔掉捡起。

我们在游戏中也可以进一步鼓励他探索,比如把积木搭高,引导宝宝推倒,他就会知道,只要自己动动手就能推倒积木,能反复玩很久。

准备一些能转起来的物品,如陀螺或瓶盖,教宝宝拍停旋转的陀螺或瓶盖,通过不断的重复,也能帮他理解“用手拍”和“停下”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宝宝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今天的亲子游戏就先介绍到这儿,快到宝宝一起玩一起来吧!

发布于:浙江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