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正月初六早上,张恨水在包油条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顿时脸色苍白,手微微的颤抖着。次日,当家人为张恨水穿鞋时,他突发脑溢血而去世…
张恨水被称为民国第一写手,但其实他并不是出生在书香门第,而是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
张恨水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有名的武将,他们也希望张恨水走这条路。
但张恨水对武将并不感兴趣,相反,对写作非常的痴迷。
张恨水从小就酷爱读书,且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
有一次母亲拿了一本书,随手放在了桌子上。
没成想,第二天,张恨水竟然将书中的文字一字不落地背了下来。
读书后的张恨水成绩更是遥遥领先,原本他也想出国留学。
但父亲突然离世,失去经济来源的家里顿时陷入了困境,张恨水只能放弃留学这条路,同时也暂时休学留在家里。
那是一个男女都早婚的时代,眼看着儿子到了结婚的年纪,母亲做主,帮他定了一门亲事。
原本张恨水并不同意,可母亲却说,你先去看看女孩子,万一中意了呢?
果然对方是一个面容姣好身材苗条的女子,张恨水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然而洞房花烛夜,张恨水却从新房里跑了出来,嘴里还喊着:娘,娘,人不对。
直到此时,母亲和张恨水才知道,媒人竟然上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
新娘子名叫徐文淑,但相亲那天看到的女孩子,则是徐文淑的表妹。
张恨水为此还大哭一场,母亲也很难过,但还是安慰儿子说:既然已经娶了人家姑娘,就好好过日子吧。
虽然张恨水短暂的留在家里,但几个月后,他还是以外出谋生为由离开了家。
此后四年,张恨水再也没有回过家,妻子徐文淑心里委屈,但他还是尽到了身为妻子的责任,伺候婆婆,照顾弟妹。
而外出闯荡的张恨水,凭借一根笔杆子,在北京站住了脚步,月薪高达500元。
同时,张恨水还迎娶了二太太胡秋霞,后来又有了三太太。
对于丈夫的再娶,徐文淑并没有说什么。
就这样,张恨水凭借写作,养活一家20多口人,虽然他并不喜欢徐文淑,但在经济上从未亏待过她。
1967年正月初六早上,吃完油条的张恨水意外从包油条的旧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消息,顿时脸色煞白。
原来报纸上刊登的是老舍自杀的消息,老舍是于1966年自杀,只不过家人一直瞒着张恨水。
得知这个噩耗后,张恨水深受打击,整个人都闷闷不乐。
次日清晨,家人在给张恨水穿鞋子时,他突然情绪激动,突发脑溢血而去世,终年72岁。
张恨水是文坛少有的奇才,他的猝然离世是文坛的巨大损失。
发布于:江苏